或稱適應原物質(adaptogenic)指的是可以減少壓力對身體負面影響的無毒植物或其萃取物,據稱食用後可減輕壓力並支持整體健康,還可能有助於提高身體對壓力的抵抗力等好處。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探索天然物質,目的是提高抵抗壓力的能力、增強生化穩態以及治療不同的疾病。傳統中醫和阿育吠陀長期以來一直被用作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憂鬱症)的輔助療法,最常見的做法是使用草藥萃取物和適應原。

由於適應原的定義模糊,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無法確定是什麼讓一種物質成為適應原,在藥理學或臨床環境中不被接受,且未獲准在歐盟或美國上市。因此學界偏向把適應原視為「功能術語」,側重於這些物質如何影響健康,而不是指特定化學物質。

如今,適應原是指一系列天然來源的合成補充劑,可以通過干擾或迴避,説明身體適應壓力情況,而且理論上,這些物質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反而可能有助於降低長期壓力的風險和影響。

據說適應原一詞於1940年首次應用於描述某些可以非特異性增強人體的植物性提取物。也有一派理論指適應原一詞是由蘇聯毒理學家尼古拉‧拉扎列夫博士(Dr. Nikolai Lazarev)於1947年創造,用以描述可能增強抵抗壓力的物質,能夠提高生物體對生物壓力的抵抗力的療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札列夫對適應原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提高運動表現的興奮劑藥物;二戰後,他的研究重點轉向了能夠增強幸福感和運動表現且沒有任何負面副作用的物質。他對適應原的研究始於人參,人參可能是除普通茶葉外世界最著名的草藥。此後不久,他的研究擴展到西伯利亞人參,這種藥材在俄羅斯更容易取得。

關於適應原的研究大多在1980 年代前,流行於蘇聯、南韓和大陸的學界。截至 2020 年,適應原均未被歐盟的藥理學、生理學或主流臨床實踐所接受。原則上,適應原以合成或植物化合物的形式出現,含有對身體有益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植物化學物質。根據最初的定義,他們必須滿足三個標準:
1.必須是非特異性的,並在各種不利條件下説明身體,例如物理或環境壓力;
2.必須抵消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3.不得損害身體的正常運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被稱為適應原的物質,已有一套完善的標準
1.1990 年代,一些科學家將它們定義為:適應原是天然的生物調節劑,可以提高適應環境因素的能力並避免這些因素造成的損害。
2.1998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將適應原定義為「一種新型代謝調節劑,已被證明有助於環境適應和防止外部危害」。

適應原又可細分為植物性適應原與合成適應原。植物適應原包括植物和蘑菇,可調節免疫系統、能量平衡和各種生理過程,包括繁殖。後者在運動界較為流行,用來舒緩訓練與比賽的高強度肌肉運作、緊張精神,但因化學特性,不少已列為禁藥。

天然存在的植物性適應原包括人參、刺五加、紅景天、五味子等植物萃取物,含有生物鹼、萜類化合物、類黃酮和香豆素等植物化合物。這些物質可透過影響某些身體組織和器官來減輕壓力和疲勞,並恢復身體的自然平衡,尤其是處於壓力中,例如人參會影響垂體和腎上腺。因此,它可能有助於減少睡眠、關節炎、能量水平和神經系統問題。

人們使用適應原來幫助身體適應生活的壓力,對短期和長期的身體或精神壓力做出反應或從中恢復。有些還可以增強免疫力和整體健康情況。

參考網址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stress/smart-girls-guide-to-adaptogens#what-are-adaptogens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013-024-01565-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369159/
https://www.liebertpub.com/doi/10.1089/can.2024.0108?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3Arid%3Acrossref.org&rfr_dat=cr_pub++0pubmed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332769/
https://www.mdpi.com/1660-4601/20/7/5298
https://humanshiftpaper.com/stories/adaptogens-adatogenic-herbs/
 

 

>>送您500元購物金!<<

馬上加入會員領取,再享生日禮和消費積點多項特惠

 

>>獲得每月特惠、健康新知第一手消息!<<

馬上訂閱太陽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