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2025/07/22 中時新聞網 綜合報導
益生菌可改變細菌叢生態、促進新陳代謝、使排便順暢,協助健康維持,相關膳食補充劑受消費青睞,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其中,克菲爾益生菌市場規模更呈現指數級增長,已占整體益生菌膳食補充劑市場市場15%。只是面對琳琅滿目的腸道友善補充劑和功能性食品,消費者真的吃對益生菌嗎?為解決消費者的選擇困難,英國多所大學合作共同推出《益生菌選購指南》。
研究顯示乳鐵蛋白不僅可幫銀髮族補充營養,也與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
雷丁大學、利茲大學、倫敦國王學院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益生菌教育聯盟,共同推出的《益生菌選購指南》,協助消費者挑對適合自己的益生菌補充劑;團隊還承諾會確保定期更新資料庫,且只收錄符合嚴格標準的益生菌產品。
英國《泰晤士報》引述雷丁大學傑瑪‧沃爾頓博士的談話,表示消費者迄今都無法判斷正在服用的益生菌是否值得,顯示在全球益生菌市場呈爆炸式增長的當下,消費者選擇合適的產品仍然極具挑戰性。這份免費的循證指南,旨在幫助人們在琳瑯滿目的腸道健康選擇中,甄別出真正的良方。
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食品科學與營養學院能量代謝與微生物組學教授基蘭‧圖伊(Kieran Tuohy)表示,包括醫療專業人士和普通公眾在內的消費者,購買益生菌產品時的第一個問題都是:「應該服用哪種益生菌?」所以一份專業的選購指南是有其必須存在的理由,而團隊的目標,是將這些科學知識匯總,以便人們能夠快速找到有科學依據的產品。
可被收入指南的益生菌產品,需符合一定條件:必須在英國商業銷售,且含有包括歐洲食品安全局在內的監管機構認可的安全菌株;膠囊或針劑中所含的特定菌株及其組合,必須有嚴格的臨床證據支持。另外,核准登入指南的產品需要已經過測試,證明能夠幫助某些菌株通過胃酸、膽鹼,順利抵達腸道定殖。
圖伊表示,菌株需要與特定的症狀或需求相符,不同菌株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舉例來說,乳品中的乳糖是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雙醣,主要存在於哺乳動物的乳汁中,如牛奶和母乳。但70%~90%的亞洲人體內缺乏乳糖酶,無法分解乳糖,吃了乳製品可能會引發乳糖不耐症,出現腹脹、脹氣等症狀。幸好腸道內部分乳酸桿菌可產生乳糖酶,有助分解乳糖,對乳糖代謝能力較弱者可能有所幫助,仍應視個人體質差異。
除了依賴益生菌補充劑調整體質,工作團隊更推崇可提供豐富益生菌的發酵食物。圖伊表示,克菲爾、泡菜、德國酸菜和康普茶(一種發酵茶)等時下流行的發酵食品也可能對人體微生物群產生積極影響,但仍需更多高品質的人體試驗證據佐證。
一般來說,有助於腸道菌叢蓬勃發展的飲食,應該盡攝取植物性食物,目標是每週攝取30種水果、蔬菜、香草、香料和豆類。2024年著名國際期刊《自然微生物學》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咖啡也能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滴濾咖啡和濃縮咖啡是從咖啡豆中提取出最有益的多酚,而咖啡的冷凍乾燥過程,可以保留這些多酚,因此普通的即溶咖啡也對腸道有益。
研究團隊也提出多項建議,例如需要吃益生菌補充劑,建議早晨空腹狀態下服用;其次,每天攝取優格和克菲爾,發酵食品可以提供額外的營養。
參考網址
https://www.thetimes.com/article/45caffc6-a996-4863-8c94-efed4179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