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名稱為小花山柰,是薑科山柰屬的熱帶草本植物,parviflora意為「小花的」。原產於泰國,目前在東南亞地區廣泛栽培,在大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亦有較長的民間藥用栽培歷史。是一種民間藥用植物,被用於製造食品、化妝品和醫藥品;在泰國傳統醫藥中,常被加入意在提高男性性能力的配方,同時也被作為男性的體力補充劑使用。

黑薑的最早記錄是在緬甸被發現。1827年丹麥裔外科醫生和植物學家納撒尼爾·瓦利奇(Nathaniel Wolff Wallich)在英國東印度公司下屬的印度加爾各答皇家植物園工作時,首次在緬甸的阿特蘭河(Ataran River)畔採集到黑薑的標本,並命名為「K. parviflora」。

1890年英國植物學家約翰·吉爾伯特·貝克(John Gilbert Bake)於皇家植物園邱園圖書館和植物標本館工作時,才正式發表並確認黑薑為一種獨立的物種,所以黑薑在生物學上的二名法為「Kaempferia parviflora Wall. ex Baker」。大陸栽培的黑薑是自緬甸引入,故又稱為紅緣土田七、黑心薑或小花山柰;臺灣幾乎沒有黑薑栽培的相關報導。

在泰國,黑薑被稱為「Krachaidum」,也被稱為「Thai ginseng泰國人參」,民間用其作藥物長達數世紀,現已成為該國草藥收入之冠,主要用於治療過敏、胃腸道疾病和抗菌,其根莖的酒精浸泡液是治療陽痿的滋補飲品。

泰國學界很早就研究黑薑的藥用價值,發現其根莖含有多種黃酮類物質(Flavonoids),因而引起全球學界重視。此後,黑薑的多種藥理作用逐漸受到關注,2004年起,相關研究越來越多,從而發現黑薑中除了黃酮類化合物之外,還有糖苷、酚苷、甘油、酯、蒽醌、甾醇、胡萝卜苷等化合物,因而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

目前學界研究發現黑薑具有抗瘧原蟲和抗真菌的活性,如抗腫瘤、抗炎、抗氧化、抗真菌、抗病毒、神經保護、血管擴張和心血管保護、抗骨關節炎作用、改善阿茲海默症、增強男性性能力等,近期還有研究團隊探索黑薑與減肥、血脂、糖尿病、惡性黑色素瘤、乳癌、幽門螺旋桿菌的關聯性。

其中尤以減肥保健食品的應用最受關切。黑薑之所以能成為減肥界的明星成分,與其豐富的活性物質密不可分,尤其是黃酮類物質。黑薑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在一些研究中,二甲氧基黃酮(5,7-dimethoxyflavone)可改善腸道吸收,提升基礎代謝,刺激能量消耗,幫助身體在靜止狀態下燃燒更多卡路里,也能增強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加速體內脂肪的分解和利用,抑制內臟脂肪的積累,具有顯著的抗脂肪形成作用。

黃酮類化合物也具有調節血糖的潛在益處,能促進末梢血液流動,改善微循環,使身體能更高效地將脂肪轉化為能量,還有助於緩解寒症,對於因新陳代謝較慢導致肥胖的人群尤其有效。

參考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0%8F%E8%8A%B1%E5%B1%B1%E6%9F%B0
http://jtsb.ijournals.cn/html/2020/6/4186.htm
https://cosmebear.tw/blogs/item-review/black-ginger?srsltid=AfmBOoohoSCIMH_2ZBzYbV80NyftT2tWw57k1i3luXBTgc2DB8xpEO1x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87115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694558/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2258047/#sec2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156725000301?via%3Dihub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2258047/
 

>>送您500元購物金!<<

馬上加入會員領取,再享生日禮和消費積點多項特惠

 

>>獲得每月特惠、健康新知第一手消息!<<

馬上訂閱太陽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