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從海洋中提取的鎂,強調其天然來源和海洋的特性。也可稱為Seawater Magnesium指海水中含有的鎂元素或從海水提取的鎂。
鎂(magnesia)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Mg,原子序為12,是一種有光澤的灰色金屬,為地殼中第八豐富的元素,是所有金屬中最輕的一種,產自菱鎂礦、白雲石、光鹵石、海水和湖鹵水,主要透過電解從鹽水中獲得的鎂鹽獲得。
雖然全球大部分的鎂產量都來自菱鎂礦和白雲石等含鎂礦物,但最大的鎂資源蘊藏在湖滷水和海水中,更是海水中溶解度第三豐富的元素(按莫耳Mole計算),以氫氧化鎂(Magnesium hydroxide)的形式存在,僅次於鈉和氯。

鎂也是人體組成的必要礦物質,大多存在於骨骼、組織和器官中。雖然血液中僅有1%的鎂,卻是維持生命至關重要的存在,需要非常努力地維持血中的鎂濃度:
  1. DNA 的重要組成部分;
  2. 體內300多種代謝反應所必需;
  3. 有助於維持正常的神經和肌肉功能、心律、血壓及神經肌肉傳導;
  4. 維持骨骼完整性以及葡萄糖和胰島素代謝。

一. 歷史

Magnesia一字,源自希臘語,意指與古代馬格內特人(Magnetes)部落相關的地區。一說是指現今土耳其馬格尼西亞省(magnesia ad sipylus)一帶,當地曾是古代呂底亞人居住的核心地帶,今日則屬土耳其愛琴海地區的一部分。一說是指希臘色薩利大區(Thessaly)的馬格內西亞(Magnesia)專區。
歐洲對鎂的傳說相當多,例如14世紀古希臘某地煉金術士使用的神祕物質;17世紀倫敦附近埃普索姆(Epsom)一家溫泉浴場,因其水中含有通便作用的物質而受到高度讚揚,現代檢測發現是溫泉中含了俗稱瀉鹽的硫酸鎂(MgSO 4)。18世紀,一種類似現代白堊的白色物質被命名為白鎂,也就是現今的碳酸鎂(MgCO 3 )。
事實上,鎂最早在1808年由英國化學家和發明家漢弗萊‧戴維爵士(Humphry Davy)以電解法從氧化鎂和氧化汞的混合物分離出來,並建議命名為「magnium」,但現今均使用「magnesium」。法國化學家安托萬‧布西(Antoine Bussy)於1831年將其製備成相干態(Coherent state,量子力學中量子諧振子能夠達到的一種特殊的量子狀態)。

二.來源

海水中藏了全球最多的鎂,但沉沒在深層海水的鎂濃度,會因海水蒸發或沉澱的差異而改變,所以鎂在七大洋的儲量估計較為保守,但大致來說,以大西洋的海水鹽度較高,所以鎂濃度也較高。
海水中約含有3.5%的溶解鹽,其中約0.5%為可溶性鎂,是以氫氧化鎂的形式存在。早期透過鹼化法直接從海水中提取,成本較高;現在是以沉澱法取得,每500公噸的海水用淡水反覆沖洗,乾燥後,可取得1 噸高純度氫氧化鎂。這些氫氧化鎂中,至少含有35% 的鎂,是一種天然且可持續的鎂來源,經濟實惠,且易於人體吸收。
目前海水鎂的產地,以愛爾蘭科克地區、法國、以色列等地海岸為主。這些取自天然的鎂,以其高生物利用度和豐富的微量礦物質而聞名,成為全球保健品牌最常使用的原料來源,並經常使用Aquamin™(一種專利的海水鎂)來生產有助於神經健康、肌肉放鬆和改善睡眠的補充劑。

三.功效

研究指出,海水鎂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鎂在體內具有多種功能,並且在疾病預防和整體健康方面發揮相關作用。飲食中鎂攝取不足,可能導致低鎂血症,也就是血液中的鎂濃度低於正常值,身體出現電解質紊亂。
初期可能只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嗜睡、疲勞和虛弱等不具特異性症狀,久而久之會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加,例如肌肉無力、抽筋、震顫、疲勞、心律不整,嚴重時可能引發癲癇發作或心臟驟停。低鎂血症也與偏頭痛、頭痛、阿茲海默症、中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第 2 型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有關。
治療低鎂血症的方法為補充鎂,同時可能需處理伴隨的低血鉀和低血鈣。但單靠食物來源,短期內難以達到維持血中鎂濃度,需要使用補充劑。
鎂的品質不僅取決於其來源、補充劑的鎂含量,還取決於其生物利用度:鎂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能力。傳統上,氧化鎂的鎂含量60%最高,但水中溶解度最低,利用度差;氯化鎂和硫酸鎂的溶解度最高,但鎂含量最低。
以氫氧化鎂型態存在的海水鎂是完美的平衡,鎂含量35%,水中溶解度比氧化鎂高50%,不僅人體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它,還因海水鎂可溶於胃酸,從而被吸收到血液中,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血中鎂濃度。

海水鎂萃取過程中通常使用溫和無溶劑的技術,可以減少鈉和氯的含量,避免對身體造成額外負擔。除了含有35%鎂之外,還含有天然鈣、鉀等72種其他必需的微量礦物質,可在人體內與鎂起協同作用:
  1. 神經系統和肌肉健康:支持正常的神經功能,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和酸痛,降低抽筋與痙攣的發生,協助鈣質吸收,有助於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
  2. 幫助入睡:海水鎂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並可能與褪黑激素的生成有關,從而改善睡眠品質,因而被稱為「放鬆礦物質」。
  3. 水合和液體平衡:富含70多種海洋礦物質,幫助維持身體的自然液體平衡。
  4. 整體健康:參與超過300種酵素反應,促進能量代謝以及DNA合成、等人體多種生理過程。

四.近期研究

  1. 鎂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海水中提取的海水鎂具很高的生物利用度,與氯化鎂(magnesium chloride)相似,明顯高於氧化鎂(magnesium oxide)。
  2. 含有海水鎂與萃取自紅藻Lithothamnion sp的海藻鈣(Aquamin-F)的補充劑,是一種MMB(Marine Mineral Blend,海洋礦物質混合物),含有超過72種礦物質的「礦物質尾」(mineral tail),這些礦物質含量很少,是它們來自海洋的特徵,已被證明對骨骼、關節、和消化系統健康有益。
  3. 市售鎂補充劑因其水溶性低,限制了其有效性,但又不能使用高劑量補充劑解決,否則會加重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但海水鎂的水溶性低,可在胃腸道中溶解直接進入血中,而在食物存在的腸道消化階段,表現出更高的溶解度,表明這種礦物質的生物利用度很高。
  4. 海水鎂的高溶解度,不僅歸因於其天然成分,還歸因於其含有多種礦物質,進入人體後,表現出對健康更好的效果。
  5. 進入中年後,容易受到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響。新興研究表明,鎂已被證明可以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動物研究表明,鎂缺乏與海馬依賴性記憶形成受損有關,補充海水鎂具有改善認知力的潛在益處,或可改變中年相關的認知障礙。
  6. 鈣和鎂缺乏與肥胖、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謝、免疫和精神疾病等健康問題有關。高脂肪/高糖「西方飲食」的日益盛行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例如肥胖、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以及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也會導致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包括鎂和鈣。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補充海水鎂可在健康老化過程中發揮作用。
  7. 添加海水鎂等礦物質混合物(MMB)6週後,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腸道菌叢特徵改變和微生物多樣性降低在多種免疫和代謝疾病,以及神經和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學中明顯存在,並可能在其中發揮作用。



參考網址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60885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6202324000999?via%3Dihub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185600/
https://www.liebertpub.com/doi/10.1089/jmf.2020.0213?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3Arid%3Acrossref.org&rfr_dat=cr_pub++0pubmed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018220/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0/7/91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925774/
https://www.mdpi.com/1660-3397/16/6/21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925774/
https://www.mdpi.com/1660-3397/16/6/216
https://www.mbari.org/wp-content/static/chemsensor/mg/magnesium.html
https://www.acs.org/education/whatischemistry/landmarks/magnesium-extraction.html
 


延伸閱讀
👉【健康小學堂】白藜蘆醇resveratrol
👉【健康專欄】口乾舌燥、免疫力下降?檸檬營養+香檬多酚助你一臂之力!
👉【會員好康】送您500元購物金!馬上加入會員領取
👉【訂閱電子報】獲得每月特惠、健康新知第一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