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指的是從苦瓜萃取的小分子蛋白質片段(胜肽),被認為具有調節血糖、促進代謝、抗氧化等健康功效。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2015年全球近 4.15 億人患有糖尿病,到2040 年,這一數字將超過 6.4 億。由於3/4患者是在經濟條件較差的開發中國家,無法支付長期藥物治療費用,因此學界持續研究從植物中尋找具有良好降血糖活性的化合物,苦瓜胜肽即是其中之一。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葫蘆科)廣泛種植於世界許多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除了烹飪用途外,在傳統中醫學中也擁有悠久的藥用歷史,可用作健胃藥、瀉藥或驅蟲藥,尤其用於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苦瓜含有多種具有抗糖尿病特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β-胰島素(p-insulin)、蠶豆鹼、多肽-P、生物鹼、苦瓜素、固醇糖苷、mcIRBP、三萜類化合物、葫蘆丁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和酚類。
市售保健食品中所稱的苦瓜胜肽,成分是全球學界研究最多的是多肽P(Polypeptide-P),分子量約為11,000,由17 種胺基酸組成,包含166個胺基酸殘基。因為是小分子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研究表明,多肽P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幫助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水平。特別是在2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多肽P被認為是一種有前景的輔助療法,能夠有效降低血糖峰值並減少胰島素抵抗。
國內也有苦瓜胜肽的研究。2015年,台灣中央研究院的3名研究員,花費13年,從1000種植物中尋找適合治療糠尿病的物質,最後在苦瓜中發現最有效的植物性類胰島素苦瓜胜肽(Bitter Melon Extract Peptide),隨後在臨床實驗上證實相關副作用與過去的常見口服降糖藥物緩和很多,技轉產業使用之後,成為目前保健食品中的明星商品之一。
2016年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侯庭鏞副院長與其研發團隊耗時逾10年研究,證實經過定序的苦瓜胜肽,可讓血糖降低53%、連帶可讓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眼部病變風險減少一半,已技轉生技業者開發保健食品。
苦瓜胜肽不僅具有降血糖的功能,還能應用於減重、抗氧化與發炎、改善消化系統。在減重方面,苦瓜胜肽可促進脂肪分解,加速新陳代謝,對於控制體重和預防肥胖有積極作用。
苦瓜胜肽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能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細胞的氧化損傷。同時,它還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降低體內的慢性炎症,對於整體健康保護有顯著的效果。另外,苦瓜胜肽對於促進消化有一定幫助,尤其適合那些消化不良或經常便秘的人群。它能增強腸道健康,幫助更好地吸收營養,並改善腸胃功能。
參考網址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1895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476269/#sec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589547/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47626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26886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888196/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94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