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太陽星 健康專欄

臺灣美食文化中,自助餐深受年輕人喜愛,餐檯上東西料理齊聚,菜品花樣百出,顧客常抱有「吃夠本」的期待心態,但往往吃得過多,影響消化機能。研究顯示,寒冷冬季會減慢腸胃蠕動,吃多高脂、高蛋白和高糖的食物,腸胃容易出現脹氣、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甚至可能引發潰瘍、出血、胰臟炎等問題,可以適時補充益生菌,改變腸內的微生物菌群,幫助維持消化機能。

美食滿腹 克菲爾益生菌幫助維護消化機能

醫師林暘朝表示,豐盛宴飲往往會對腸胃造成壓力,這是因為高脂、高蛋白和高糖的食物會影響體內菌群平衡,進而影響生理功能。腸道內有數百兆的細菌,包括益生菌、壞菌和中性菌,當益生菌數量增加時,可以將中性菌轉為益生菌,有助腸道健康,提升消化機能,維持排便順暢。

腸道中的益生菌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是乳酸菌屬和雙歧桿菌屬。因此,市面上的益生菌保健品大多使用這些菌株,常見的包括嗜酸乳桿菌(A菌)、比菲德氏龍根菌(B菌)、副乾酪乳桿菌(LP菌)和乾酪乳桿菌(C菌)、鼠李糖乳桿菌(LGG菌)等,有助於改變腸道菌群、生理調節、改善消化功能和促進排便。

臺大博士陳彥伯專精於克菲爾益生菌的研究,他指出單純補充益生菌無法完全改善腸道健康,還需要膳食纖維等益生元,做為益生菌的食物,維持益生菌的活性和活力,並且需要後生元創造良好的腸道環境,才能讓益生菌充分發揮作用。

克菲爾發酵乳的製作過程很簡單,就是把內含乳酸菌、雙岐桿菌與酵母等多種有益人體的菌種克菲爾粒kefir grains投入牛奶、羊奶、馬奶或植物乳的基質中,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就能產出帶有汽泡與微酸口感的乳酸飲料。微生物,如,外覆胞外多醣體克菲蘭,含有維他命B和鈣等營養成分。多項國際研究顯示,克菲爾中的益生菌能夠在腸道黏附與定殖,有助於維持消化道機能、進而調節體質和增強體力,促進日常健康。

當腸胃出現輕微不適,如脹氣、便秘或輕度腹瀉時,林暘朝建議適度補充益生菌,並保持清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讓腸胃休息並恢復正常的菌群生態;等症狀緩解後,即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若症狀持續或加重,應該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獲得每月限時獨享優惠,健康新知第一手消息!

>>馬上訂閱太陽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