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Fagopyrum esculentum,是一種蓼科蕎麥屬的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又稱普通蕎麥(common buckwheat)以便與其他同屬物種區別。其種子呈三角形,被硬殼所包裹,去殼後可磨麵食用。
蕎麥營養成分多元,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含有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芸香苷(Rutin,又稱盧丁,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生物類黃酮,具有強效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強化維生素C效果、保護心血管健康,並被研究用於預防皮膚癌和修復微血管)。

一.歷史

蕎麥目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馴化作物,是從小野蕎麥(F. esculentum ssp. ancestrale)演化而來,一般認為起源於大陸,尤其是四川、雲南、西藏交界的地區,最早於西元前 6000 年左右。透過化石和微化石(各地質時代沉積岩層中所保存的微小古生物化石,蕎麥的微化石主要是花粉)硏究,發現最早可信的栽培年代為西元前5000多年的大陸北部黃土高原地區。大陸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蕎麥遺跡可追溯到西元前2600 年左右,而日本發現的蕎麥花粉則可追溯到公元前 4000 年。
西元前2000年前,蕎麥已傳到歐亞大陸各地,可能是通過喜馬拉雅山南麓向西傳到高加索地區及歐洲,也是歐洲人最早引進北美的作物之一。
目前普通蕎麥占全世界種植蕎麥的90%以上,主要產地包括俄羅斯、大陸、日本、波蘭、加拿大、巴西、南非和澳洲。

二.字源

蕎麥或山毛櫸小麥(beech wheat)之名,源自於其立體形狀的種子,可能是中古荷蘭語 boecweite的翻譯。

三.食用

雖然蕎麥與小麥都有「麥」字,但並非近親,蕎麥也不是真正的穀物或禾本科植物,反而與酢漿草、虎杖和大黃有親緣關係。蕎麥種子澱粉含量高,可以像穀物一樣烹飪和食用,但因不含麩質,屬於低GI(升糖指數)食材,有助於血糖穩定。
蕎麥麵粉比小麥麵粉的顏色較深,法國人用來烤黑麵包或做成小薄餅galettes bretonnes,有一種類似蘑菇的味道。日本人常用以製作麵條,各地都有知名的蕎麥麵館,大多是現做現煮現吃;韓國人用來做「涼糕」,也就是江原道地區非常流行的蕎麥冷麵,浸泡在涼爽的湯頭裡(如蘿蔔泡菜湯)或拌上醬汁享用,是一種適合夏季的清涼菜餚。
波蘭人直接用未磨皮的種子做粥;俄羅斯人的烙餡餅buckwheat blini是以發酵的蕎麥麵粉製作,烏克蘭製作hrechanyky的酵母餡餅。義大利南部普利亞(Apulia)大區以蕎麥麵與櫛瓜製作當地傳統麵食pasta di grano saraceno,北部瓦爾泰利納(Valtellina)區知名的pizzoccheri,是以蕎麥粉和麵粉製成的短扁麵條,與馬鈴薯、高麗菜、當地起司、大量奶油和蒜末烹調而成的鄉村風味料理。
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高寒山區的彝族居民,以蕎麥為主食之一。彝族把蕎麥區分為「甜蕎」和「苦蕎」。前者是大陸和日本普遍種稙的各類品種,後者是適應當地高寒氣候的特殊品種,帶有苦味,卻深受彝族人喜愛;在彝語北部方言地區,一般婚禮上都會準備蕎餅,當地漢族人稱之為「蕎粑粑」。據說必備蕎餅的原因是當地彝語方言裡「蕎麥」和「思念」諧音。
蕎麥除了當主食,也可以釀出健康的酒,例如蕎麥啤酒降低含糖蛋白量,甚至是無糖蛋白啤酒,適合對糖蛋白敏感的,患乳糜瀉的人飲用。蕎麥威士忌是由蕎麥製成的蒸餾酒精飲料,產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和美國。蕎麥燒酒(焼酎)是一種日本蒸餾酒,始於16世紀。其口味比大麥燒酒溫和。
蕎麥是多種傳統中齋戒期間允許食用的食物。在印度,在印度教齋戒日(九夜節、一夜節、建摩斯達密節、大濕婆節等),印度北部各邦的齋戒者會食用蕎麥粉製成的食物。在俄羅斯東正教傳統中,人們在聖菲利普齋戒日食用蕎麥。

四.營養成分

蕎麥含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包括蘆丁、單寧、穀粒中的兒茶素-7-O-葡萄糖苷和蕎麥素,主要存在於蕎麥植株的子葉。蕎麥也含有葉綠素、維他素P1、B2、 B1和E,含量顯著高於其他作物,有益健康。其中,維生素P也就是芸香苷,對於血管具有擴張及強化作用,具有預防中風及高血壓等效果。
蕎麥中的檞皮素(Quercetin)對於微細血管具有修補作用。此外還含有膽鹼素,泛酸、菸鹼酸、水楊酸( salicylic acid ),4- 羥基苯甲胺( 4-hydroxybenzy lamine ),N-水楊酸叉替水楊酸( N-salicylidene-salicylamine )等,也是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其中,水楊醛(2-羥基苯甲醛)已被鑑定為蕎麥香氣的特徵成分。

五.中醫藥用

《本草綱目》關於蕎麥的記載甚多,功能頗強:「實腸胃、益氣力、練精神,能煉五臟穢……作飯食,壓丹石毒,甚良」、「以醋調粉,涂小兒丹毒赤腫熱……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百濁、白帶,脾積泄瀉」、「以砂糖水調炒麵二錢服,治痢疾。炒焦,熱水沖服,治絞腸痧痛」。
近代醫學証明,蕎麥具有殺腸道病菌,消積化滯、涼血、除濕解毒,治胃炎,蝕體內惡肉等功效。蕎麥青體可治療壞血病,植株鮮汁可治眼角膜炎,使用蕎麥軟膏 能治丘疹、濕疹等皮膚病。
蕎麥中含有大量芸香苷、檞皮素及其它黃酮類物質,具有防治毛細血管脆弱性出血引起的腦出血、肺出血、腦膜炎、腹膜炎、出血性腎 炎,皮下出血和鼻、喉、齒齦出血以及胃出血、胃炎、胃潰瘍,併可治療青光眼,高血壓。蕎麥還有降血糖、血脂,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炎、羊毛疔的效果。此外, 還可作滋補強壯藥,健胃消化藥,內服可收斂冷汗。




參考網址
https://www.tcdares.gov.tw/ws.php?id=1769
 


延伸閱讀
👉【健康小學堂】紅麴米Red Yeast Rice
👉【健康專欄】三餐外食、血糖飆高?苦瓜胜肽幫你穩住數字
👉【會員好康】送您500元購物金!馬上加入會員領取
👉【訂閱電子報】獲得每月特惠、健康新知第一手消息!